曾几何时用来果腹的玉米,在科技加持下,一次次上演着由粮食向美食的转变。鲜食玉米作为木兰县“一县一品”重要支柱,如何把这个支柱做大做强,那就要在深度开发玉米“原字号”上作文章,用创新为玉米赋能,变吃粗粮为“喝粗粮”、玉米生着吃成为当下饮食新潮。
在昊伟农庄的一间办公室里,董事长范大伟用水果刀切开一段玉米,递给记者说:“这是生的,刚解冻的,你尝尝。”炎炎夏日,记者尝了一口冰爽的冻鲜玉米,凉爽感瞬间传遍全身,唇齿间溢开一抹香甜的味道。
“鲜食玉米像蔬菜水果一样,具有营养价值高、口感好、附加值高、效益好、低脂高纤维等综合优点和时尚特性。”范大伟说:“只有这么吃,才能体现出鲜食玉米真正的价值。”
随着我们正常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鲜食玉米的需求也慢慢变得大,鲜食玉米也逐渐向喝着吃、生着吃转变。“去年,我们的鲜食玉米仅仅在抖音直播间就卖出了3000万元。”范大伟兴奋地说。
据介绍,鲜食玉米是近年来我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拉动地方经济稳步的增长的重要产业。我省是鲜食玉米的黄金生产带,良好的生态环境、集中连片的寒地黑土沃野、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为鲜食玉米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生产条件。
鲜食玉米已成为木兰县“一县一品”重要支柱,调整种植结构、实施“农头工尾”的立县主导产业。目前,昊伟农庄市值达5.6亿元,企业净资产2.6亿元,带动全县800余农户、合作社种植鲜食玉米,面积超过15000亩。
采访中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鲜食玉米的口味、口感主要由五个指标组成。糖度,通常来说糖度越高,消费者越喜欢。该农庄鲜食玉米糖度是18,普通玉米大多都是3;厚度,鲜食玉米的皮比普通玉米薄;粘度或脆度,甜玉米是越脆越好,那么粘玉米它的糯性或者是叫粘度越高越好;香气风味指标,越香的玉米指标越高;糯性,粘度高而不粘牙。
唐玉兰是农庄的一名化验员,每天重复取样,不停地试验检测就是她的工作。“通过试验检测,玉米的糖度,微生物、微量元素等理化指标都一目了然。”唐玉兰说,全木兰县的水果玉米、甜玉米、糯玉米都要经过试验检测这一关,不同品种、批次、地块的都要抽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依据各品种鲜食玉米的不同食味值,该农庄展开产业链延伸,由粗加工、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迈进,由农产品加工向休闲食品、功能性食品转变。超甜玉米被加工成玉米浆、玉米饮料,变吃为喝,深受市场青睐。
“让龙江鲜食玉米走上休闲化、健康之路。”范大伟说,针对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推出鲜食玉米少女系列、儿童系列、成年老年系列、家庭厨房系列等预包装分类四大系列新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赖氨酸玉米、维他命玉米、花青素玉米、叶酸玉米等四款功能性产品也很受欢迎。
“我们鲜食玉米品种都是由欧洲引进,经过十多年对100多个品种进行本地试种,从中选取了七八个甜度不同的品种进行推广,与农户签订种植协议,订单回收再做深加工,从源头就抓牢了品控,保障了产品口味统一。”范大伟介绍。昊伟农庄种植基地已通过“有机种植基地认证”“有机产品认证”。目前,已有真空产品、速冻产品、休闲产品等六大系列,包含50多个品种,其真空、速冻玉米系列新产品已通过美、韩、日等国的出口有机认证,出口日本、澳大利亚、韩国、阿联酋等十余个国家。
谈及食品安全,范大伟表示,从种植基地到中央工厂,再到市场,这几个关键性节点全部通过冷链物流运输,确定保证产品质量。同时,从田间地头到消费的人餐桌全程可溯源,形成了供应链封闭运作模式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
作为黑龙江省鲜食玉米协会会长,范大伟认为,我省的鲜食玉米产业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应该利用好国家政策红利,整合土地资源,打造优势特色鲜食玉米产业集群。同时,亟待出台鲜食玉米全产业链行业标准,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链,对产品做深加工,实现全产业链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