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来,位于公主岭市的吉林省农嫂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飘散着浓郁的玉米香味,清洗、挑选、塑封、灭菌、蒸熟、装箱……一穗穗鲜食玉米经过一道道严格工序后,从这里走向百姓餐桌。“鲜食玉米主打的就是新鲜,一穗玉米从采收到加工出厂,最快仅需4小时!”农嫂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为了“锁”住玉米的鲜嫩,他们采用了可防紫外线、防臭氧的食品级包装袋,通过抽真空、高温灭菌、快速解冻等工艺,最大限度保持鲜嫩的口感。
鲜食玉米的保鲜要从源头抓起。作为一家集鲜食玉米研发、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农嫂食品有限公司与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鲜食玉米种植、加工标准化示范区,以及玉米、果蔬食品联合研究中心,对鲜食玉米、果蔬类产品做精深开发,先后获得1项发明专利和14项实用新型专利。公司年加工鲜食玉米1亿穗左右,带动鲜食玉米种植超过3.6万亩。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拉长粮食产业链,提质特色产业链,壮大种养产业链……近年来,我市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培育了一批形式规范、行业领先、融合度高、联农带农的农业产业化重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重点围绕玉米加工、肉牛、生猪、肉鸡、梅花鹿、优质大米等优势产业,做好“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大文章。
从“乡间小调”到“现代交响”,作为农产品加工业的主要阵地,目前我市拥有领军型有突出贡献的公司30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公司23户、省级有突出贡献的公司172户、市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公司373户。如今,在长春这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热土上,一支支驱动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精锐部队”昂起龙头,已成为协同推进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的“开路先锋”。
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不仅让农产品身价倍增,更能让农民分享到产业增值的收益。走进位于德惠市的德翔食品有限公司亿羽孵化中心,只见一枚枚种蛋被放在智能孵化柜中,温度、湿度等实时动态信息在显示屏上一目了然,经过自动孵化、人工精选、免疫注射等环节的鸡雏,便可由养殖户进行代养。
“代养肉鸡风险小、收益稳定,鸡雏、饲料、防疫、销售等各项服务都由公司可以提供,我们只管做好养殖就行了!”说起这几年做起的肉鸡养殖生意,跟德翔合作多年的德惠市布海镇养殖户刘军山打开了话匣子,“过去家里就能养3000多只,后来企业帮我翻建了能养3万多只肉鸡的鸡舍,还有保底价格为收购兜底,搞养殖没有了后顾之忧。”
以“链”谋变,聚“链”成“群”。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过程中,我市涌现出一批以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为引领,农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和农户全面跟进,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其中华正、正大、皓月等企业带动农户超万户,加速了全市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产业群建设。
在皓月集团的沃金黑牛养殖示范基地,一头头膘肥体壮的肉牛听着音乐,悠闲地咀嚼草料;现代化屠宰生产线上,一头头肉牛被精准分割成眼肉、肋条等数十种牛肉产品;生化制品展室内,蛋白质粉、铭月胶囊等精深加工产品琳琅满目……
“用工业化思维谋划现代肉牛产业大发展,我们通过精深加工把一头牛‘吃干榨净’,并形成了以肉牛养殖、反刍饲料、食品加工、生物大健康、制革等产业为核心的肉牛全产业链。”皓月集团相关负责人说,作为首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他们采取“公司+基地带农户”的订单养殖模式,带动农民养牛致富。
产业“链”得牢,联农、带农作用更突出。今年,我市持续抓好各级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培育和监管,加快培育壮大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群体,认定21户企业为2024年市级农业产业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还征集了19户企业参加省级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认定、2个联合体参加省级联合体申报。
科技创新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市众多农产品加工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正通过技术改造、装备升级和模式创新,重点围绕玉米、畜禽、特产等领域,不断引进新工艺、开发新产品,积蓄农产品加工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后劲——
中粮、华贸等企业开发了淀粉、淀粉糖等多种深加工产品;华正、正大等企业开发了肉牛、肉猪和肉鸡精深加工产品,血、骨和皮革等副产品加工取得突破;东鳌鹿业、世鹿鹿业等企业开发了鹿骨钙保健品、鹿生物活性成分制品等多种产品……
走进位于宽城经济开发区的辣小鸭食品有限公司加工生产车间,这里的智能调控煮制锅,正按照不同原料的工艺标准设定煮制温度、压力、时间,让产品的口感、风味、色泽等指标,基本恒定在标准范围内。整个生产车间,煮制、冷却、包装等多个加工环节都采用了智能化设备,确保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仅2023年,辣小鸭食品就生产了3000万盒气调熟食产品,目前在19个省136个城市中拥有1000余家加盟店。
“像鸭脖、鸭头、鸭翅这类产品,一般要在卤制后的4~5小时,才可以做到包装要求。我们专门引进了真空快速冷却机,成品可在15分钟内达到产品包装要求,避免了微生物的滋长和风味损失。”辣小鸭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的人介绍,通过一直在优化设备、提升产品质量,他们实现了产品生产全过程环境和温度智能调控、全制程工艺温度智能调控,以及生产、运输、销售智能管理追溯,并获得2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明专利、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专利。
区别于传统的粗加工、初加工,农产品精深加工是将其营养成分、功能成分以及副产品等进行再次加工,以此来实现多次增值。位于双阳区的东鳌鹿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告别初加工阶段,生产出鹿茸、鹿筋、鹿鞭、鹿血等百余种“鹿元素”产品。
“最近几年,我们在产品形态、鹿产品原料以及新品研发方面均有所创新,改变了过去鹿产品多以农副产品、中药材销售的方式,开发出了一系列以鹿原料为主的功能性食品。”东鳌鹿业相关负责的人介绍,作为一家集学、研、产、养、加、销为一体的梅花鹿全产业链精深加工公司,他们正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以科技赋能农产品加工转型升级。
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向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上下游延伸。我市通过设立市级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积极争取国家及省级农业产业化资金等措施,支持重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由单一产业链向全产业链转化、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
“遵循节气时令、把握发酵时长,我们每年只做一茬酱!”走进位于九台区东湖街道的田野泉酿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上万个覆盖着白布的酱缸整齐摆放,先进的蒸煮、制曲、包装等智能化生产设备高速运转。公司CEO王克军介绍,产品之所以受到众多购买的人的喜爱,主要是因为他们沿用了传统的满族制酱工艺和手法,保持了农家酱特有的香气和原汁原味。
在位于九台区东湖街道的田野泉酿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覆盖着白布的酱缸整齐摆放。
田野泉酿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袋袋田野泉大豆酱从智能化生产设备下线并流向市场。
从探索传统酿造工艺的“老字号”酱厂,到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田野泉将“老工艺”做成“大市场”,田野风味、醇香风味两大系列产品畅销省内外。王克军说,他们的王牌产品田野泉大豆酱,年销量达到了1.3亿袋!田野泉还把这种富有地域特色的“满族大豆酱传统酿造技艺”,申请成为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实施品牌战略的主要阵地,如何让更多优质的“长字号”农产品走出去?这不仅需要“打开窗”,更要“拓宽路”。为提高重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我市坚持品牌强农战略,成功打造出“德大”“华正”“国信”“朱老六食品”等一批知名品牌,目前全市农产品商标总量达3000多件。
优质大米是我市重点打造的优势产业之一。在德惠市,吉林省松江佰顺米业有限公司旗下的“米管家”“松江佰顺”“金色松花”等品牌,已成为“长春大米”的代表产品,“米管家”更是被评为“中国粮油食品影响力品牌”。作为集优质粮食收储、稻谷精深加工、大米杂粮销售、原粮基地打造、农技应用推广、绿色物流配送、云端运营服务、国际贸易进出口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松江佰顺米业年处理稻谷加工能力达20万吨。
我市致力于打造“长春大米”品牌,推动大米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目前,我市企业自有大米品牌超过300个,先后涌现出“吉裕”“守臣”“双阳好”“宜品”“五官地”等知名品牌,主要种植小町、稻花香、长粒香等品种,“长春大米”已从“养在深闺人未识”慢慢的变成为一块金字招牌。
品牌强企,品牌强农。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品牌引领和品质提升工程,积极组织域内农产品加工公司参加全国各类展会,并在全国大中城市举办“长春名优农产品”推介活动,充分的利用东北亚博览会、农博会、粮洽会等重要展会平台开展品牌推介,不仅明显提升了长春农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也为公司能够带来丰厚效益,擦亮了“长字号”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