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草莓味的“天空”你见过吗?世界草莓大会将在盐城举行

来源:小九直播平台    发布时间:2025-02-18 00:09:54|浏览人次:1563

  交汇点讯 “一代地栽棚、二代盖棉被、三代上高架、四代住楼宇。在咱们这儿,草莓现已住上了第四代‘住宅’。”2月15日,盐城市盐都区现代农业工业演示园,站在“天空草莓瀑布”前,盐都区潘黄大街新民村党总支副书记、演示园草莓基地负责人刘程媛带领记者,才智了草莓栽培的新形式。

  草莓是盐都区支柱工业。3月16日至21日,第10届世界草莓大会将在盐都区举行。离盛会举行还有一个月,记者走进盐都草莓栽培基地新民村,实地看望这儿先进的草莓栽培形式,高科技办理手法,以及严厉的质量把控。

  走进现代农业工业演示园,标准化大棚外粘贴的“第10届世界草莓大会举行地”几个大字特别夺目。

  “草莓基地上一年9月份建成运用,这儿汇聚了10个栽培形式,128个国内外草莓种类。”走进占地12亩的一号大棚,如入花棚,温度、地温、土壤含水率等目标数据实时显现在电子屏幕上,空气中弥漫着草莓动人肺腑的酸甜,赤色、白色的草莓花成团成簇。刘程媛说,这儿是草莓“百果园”,宁玉、美女、红玉,以及由省农科院与盐都合作开发的“盐莓1号”等新种类让人目不暇接,娇艳欲滴的草莓缀满高架。

  走进近一米高的超高垄,外观是水泥板,垄内的养分土颇费心思,基层是松软的泥土,中心是透气的稻壳,上层是配方基质,比较其他栽培方法,高垄更节本。再向前走,是栽培三层草莓的A字架、栽培两层的“品”字架……不管哪一种方法,记者看出,高架的两端都有两个蓝色开关阀,每株草莓的水肥养分,都经过这两根管道运送,守时定量。“里边还有一根保温管,经过水加温,让草莓成长有了‘地暖’。”刘程媛介绍。

  基地内,随处可见捕虫灯,吸附害虫的“黄蓝板”,除了物理治虫外,生物手法也用在了虫灾防备上。“红蜘蛛、蓟马、蚜虫等害虫很小,在草莓成长前期,咱们就用以虫治虫的方法,将‘捕食螨’放进去,能按捺这些害虫产生。”潘黄大街农业中心主任张登文说。大棚里,不只有“捕食螨”,还有蜜蜂,每个大棚都装备了蜂箱。“要草莓果型好有卖相,最好便是天然的蜜蜂授粉。”

  假如安排3000人,在头顶长满草莓的基地搞露营或团建活动,将是一种怎样的体会?在二号大棚,悬架式的“天空草莓瀑布”让人充溢幻想。一道道数十米长的草莓栽培架,在净高4米左右的基地内,办理者经过手机就可随意调整高度,如调成阶梯状便成草莓瀑布,如悉数调上顶部便成了“草莓天空”。

  沿着草莓栽培基地向东不远,是水稻草莓和草莓苗玉米轮作演示基地。大棚内,垄上的草莓挂果喜人,正是采摘好时节。“轮作演示基地共45亩,其中稻莓轮作25亩。”张登文说,“上一年,咱们测验在草莓栽培地上栽种水稻。从河南、浙江购买了120天成长时间的早熟水稻种类,四五月份草莓完毕后,留下的养分为水稻禾苗成长供给了肥力。接下来,大棚不拆,薄膜移除,上水泡田,禾苗下地,七八月之交,水稻收割离田,咱们对土壤进行培肥消毒,9月上中旬,第二茬栽培,即新一轮的草莓栽培开端。”

  “上一年首要栽种了越光等5个水稻种类,水稻亩产450公斤,每亩产量1000元。尽管亩产不高,但大米口感好。草莓亩产2000公斤左右,产量达4万元。稻莓轮作形式完结‘一地双收’,真实成为‘一亩地千斤粮万元钱’。”盐都区果蔬园艺技术指导站副站长孙传文说。

  草莓“秋种冬收”、水稻“夏种秋收”,盐都捉住季节性特色,积极探索“稻莓轮作”新形式,不只有很大作用防备犁地“非粮化”“非农化”和犁地撂荒等现象产生,一起还进步土地利用率,经过浸泡土地,削减草莓比年栽培产生的病虫灾和根腐病等,进步了草莓质量,添加园区团体收入,完结土地效益最大化。

  将草莓质检合格陈述发送进客户群后,新民村三组莓农陈仁太便收到近百箱草莓订单。“盐都草莓是国家地理标志,咱们栽培户都特别爱惜这块牌子,把草莓质量放在榜首位,栽培办理全程安全绿色。”

  陈仁太2008年开端种草莓,是新民村较早的莓农。现在,老陈有8亩栽培棚,12亩育苗棚。“这些年,草莓苗卖了大半个我国,一年产量近百万元。世界草莓大会在咱们这儿举行,许多草莓种类将在这儿会集展现,咱们会有更多的挑选时机。”

  走进演示园内的农产品查验检测中心,等候检测农残等目标的草莓在溶液里浸泡5分钟后,工作人员将提取的溶液滴到检测卡上,经过比对或读取数值来完结速检。盐都区农产质量量安全查验检测中心主任冯凡和记者说,“盐都各乡镇的监管站均装备农残快检设备。现在,草莓连续上市,不管是咱们定时巡检,仍是莓农自动送检,都是免费。从当时的检测成果看,一切的速检、巡检目标都合格,在由第三方完结的区级定量抽检中,草莓送检的75个目标成果都在国标范围内,且检出值都远低于标准限值。”自2024年11月底,盐都区草莓专项抽检38批次,快检636批次。

  在草莓包装现场,盐都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农业中队负责人徐海正对出售前的草莓做监督抽检。“首要看草莓外观色彩是否均匀,有无虫斑,确认草莓的成长状况怎么。”为保证食品安全,盐都对草莓农药管控实施“源头谨防、进程严管、危险严控”,一切的草莓用药都要抵达安全距离期,并登记在标签上,完结可追溯。上市草莓悉数顺便“许诺合格合格证”,顾客扫码即可查询耕耘记载。

  “哪怕是大棚顶上的一滴水滴到草莓花朵上,长出的草莓都会成变形,所以,莓农不会对进入花期的草莓施任何农药。”新民村党总支书记董兆付摘下草莓请记者品味,“盐都草莓可直接吃。”新民村草莓栽培培育面积3200亩,草莓工业是全村的主导工业。对草莓标准科学用药,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满是一切莓农的一致。这些年,村里许多草莓栽培大户都自动申报了绿色食品,政府财务还给予了必定的经费补助,助力草莓工业健康发展。

  “盐都的高架草莓连片栽培培育面积全国榜首。”近两年,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副研究员蔡伟建考察盐都进行技术服务,在他看来,盐都区的草莓高架栽培离开了土壤,湿度下降,病害产生概率下降,用药少。且本地莓农大多运用抗病性强的草莓种类,成长在冬天,气温低,病虫灾的活跃度下降,用药也少。“草莓用药一般7天后残留就降减到50%,11月之后才连续上市,中心距离了两个月左右,肯定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