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

“好日子越过越有劲”

来源:小九直播平台    发布时间:2025-05-10 08:57:26|浏览人次:1563

  2月24日一大早,方山县胡堡村70来岁的郭连保跟往常一样,走出家门,沿着村里的小路溜达。

  “路修得整整齐齐,环境也变美了。前两天村里还给我们发了分红款,日子慢慢的变好了。”郭连保身体硬朗,说起话来中气十足,手指不断比划着,给记者盘算他的好日子。

  2023年7月,胡堡村引入山西晋宝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全力发展特色种植和甜糯玉米深加工产业,他们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企业”的运营模式,将村民收入“嵌入”产业链,实现就业增收。

  “目前已投资1300余万元,建成2000万穗鲜食玉米加工速冻生产线万平方米。去年出售的收益400多万元,利润超100万元。今年,打算线上线下结合拓展全国销售市场。”胡堡村党支部书记张润平充满信心。

  胡堡村的甜糯玉米产业已成为方山县的一张亮丽名片。“村里有甜玉米加工厂,我一直在这里上班,每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不用外出打工,家门口就能赚上钱。前些时候,还收到了村里的分红。”村民赵润平朴实的话语间透露出一股发乎内心的满足感。

  陈飞是北京理工大学派驻胡堡村的,去年他有了新身份——玉米加工厂科技副厂长。“我们充分的发挥学校科技和人才优势,将智慧农业技术和鲜食玉米产业深层次地融合,引入了智能监测监控设备、小型农业气象站以及植保无人机等先进科技设备,在100亩试验田上实现了8个甜糯玉米品种生长监测、产量预估、质量评估的全程智能化管理。同时,我们还引进中国农业大学专家团队探索出了‘种养循环’绿色农业新模式,明显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在陈飞如数家珍般的介绍,甜糯玉米注入了满满的“科技范儿”。

  谈话间,到村工作的大学生肖舒宁走了过来。“甜糯玉米项目给村集体每年可增加了15万元的固定收益,60%的资金用于全体村民分红,不仅解决了村里100余人的就业问题,还解决了玉米的销售难题。大家都憋着劲儿,把日子过得更上一层楼。”肖舒宁大学毕业不久就来到胡堡村,两年多下来,对胡堡村有了深深的感情。

  “小肖书记,你给咱看看,这个智能手环怎么不亮了?”说话间,老党员薛云田凑过身子,伸出手臂,让肖舒宁给他看看手上的“高科技装备”。

  薛云田说的“高科技装备”是政府为村里7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佩戴的智能监测手环。这个手环能轻松实现网格长、监护人与使用人双向连接,里面设置了健康监测、紧急呼叫、实时定位等功能,24小时不间断精准掌握老年人健康、生活等情况,遇有紧急状况,网格员及监护人马上行动,让老年人的健康安全更有保障。

  “薛大爷,你摁这个按钮,亮度就上去了。”肖舒宁给薛云田认真讲解手环的使用方法。

  “咱老百姓也用上了高科技!”薛云田向小肖伸出了大拇指,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兴产业、富农家。刚刚闭幕的市两会提出:“做优八大农业特色产业,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打造‘吕梁山土特产’市域公用品牌。”落实市两会精神,方山县胡堡村想在前、走在前,胡堡村老百姓的好日子越过越有劲。

  5月7日凌晨1时05分,印度军方发动代号“朱砂行动”的军事打击,向巴基斯坦及巴控克什米尔的9处目标发射导弹。截至5月8日下午,印度国防部长辛格在跨党派会议上明确说“行动仍在持续”,但未提及具体结束时间‌。

  村干部回应“全红婵家人在老家建新房” 新房宅基地系其东京奥运会夺冠后 村里奖励给她的

  村干部回应“全红婵家人在老家广东湛江市迈合村盖新房”:新房宅基地是全红婵在东京奥运会夺冠后村里奖励给她的。全红婵妈妈“想在农村盖一栋楼房”的愿望实现了,恭喜!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印度与巴基斯坦关系持续紧张。综合《印度时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印度总理莫迪当地时间8日在与20多名部长举行高层会议时就印巴近期局势发表讲话,敦促各部门“持续保持警惕”并保持“清晰的沟通”。

  也门胡塞武装当地时间5月4日发表声明称,使用一枚高超音速弹道导弹打击了以色列的本-古里安国际机场,准确命中目标。胡塞武装导弹袭击暴露美以防空体系重大漏洞针对此次也门胡塞武装对以色列的导弹袭击,阿拉伯媒体分析认为,此次行动能够说是对以色列和美国的双重回应。

  我驻美国使馆发言人:中方绝不会接受美方说一套、做一套,更不会牺牲原则立场、牺牲国际公平正义去寻求达成任何协议。(剪辑:鲲鹏)

  还可领取就业见习补贴。每人每年最高30240元!补贴条件:用人单位每月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80%的标准对见习人员支付工作补贴。

  应俄罗斯国防部邀请,当地时间5月9日,中国人民仪仗司礼大队仪仗分队119名官兵在莫斯科参加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中国人民仪仗队英姿飒爽走过红场,展现中国军人风采。编辑丨陈璐视频编辑丨刘哲©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福建8岁男童爬山失踪5天仍在搜寻中,救援队员:野外生存面临干净水源难找、食物缺乏、失温风险等挑战

  5月4日,福建莆田8岁男童邹某樽在石谷解失踪,搜救仍在持续。邹某樽走失前在石谷解山上5月9日,参与搜救的工作人员对记者介绍,每天上山就需要一两个小时,特别考验救援人员的体能。同时,山上地势复杂、气候多变,常有大雾,能见度有时候不到5米,看路都困难,搜寻难度也随之递增。